热门关键词: 全解 
首页 >  高中飞跃 >  高中通用 >  基础知识手册 >  基础知识手册 高中地理 通用版 2023-2024学年

基础知识手册 高中地理 通用版 2023-2024学年

  • 售  价: ¥ 42.24
  • 定  价:¥ 52.80
  • 商品编号: G01747825
  • 积  分:42
  • 顾客评价:
  • 库  存:

  • 服  务: 本商品由 提供,并负责配送及开具发票
ISBN编号: 9787520416603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页数: 0
版次印次: 第一版
装帧: 01
我  要  买:
商品参数
  • ISBN编号:9787520416603
  •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 页数:0
  • 版次印次:第一版
  • 装帧:01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手册

 

基本信息

   编:薛金星

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本册主编:于学工

字  数:550千字

版  次:20214月第1版

印  次:20214月河北第1次印刷 

印  张:20

页  数:320

开  本:小16K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5204-2242-0

号:GS(2021)1178号

包  装:平装

   价:49.8

 

编辑推荐

为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与备考的需求,我们特意邀请了百余位中学地理教师深入研讨了高中地理的课程标准与现行教材,精心编写了这本《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手册》。编写时,老师们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成稿后,又请一线教师进行了审读和提升;出版前,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辑们又再次深度提升和严格把关,力求使本书内容更准确、科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内容简介

1.本书结构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阶段地理知识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按模块章节,将本书设计为地球与地图、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区域地理等七部分。

2.重点栏目解读

1)基础知识梳理

以新思维、新理念梳理基础知识,运用表格、流程图、结构图等多种方式,使知识讲解系统化、条理化、干货化、清单化,便查易看,易学易记易背。

2)重难疑点突破

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来排除思维障碍,做到热点加温、重点强攻、难点详析、疑点巧析,使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内化学习,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方法技巧归纳

系统总结高中地理知识中的规律、解题的方法技巧等,部分配以典型例题,通过详细解析、点拨、提示等栏目,授你正确的解题思路、简易的解题方法。通过科学深入的分析,化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全书梳理基础知识210多条,讲解重难疑点140多个,总结方法技巧120多个,其中:

160多个结构图,使所讲内容形象直观,充分体现前后的关联性;

380多个表格,使所讲内容语言更简练,主题更明确,对比更强烈;

30多条“提示”,及时指明知识讲解关键点和容易产生困惑的知识点;

60多条“注意”,及时提醒容易忽略的问题及易混易错点;

10多个“方法”,让你掌握规律、提高能力;

150多道经典例题,详细解析,充分体现所讲的规律、方法和技巧。

 

目录

地球与地图

 地球与地球仪

 梳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二、地球仪和经纬网/ 2

 疑点突破

经纬网的应用/ 4

 方法技巧归纳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读方法/ 6

二、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6

第二章 地图

 梳理

、地图三要素/ 8

二、等高线地形图/ 9

三、地形剖面图/ 10

 疑点突破

、地图方向的判读/ 10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 11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2

 方法技巧归纳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13

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4

必修第

章 宇宙的地球

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梳理

、地球在宇宙的位置/ 16

二、行星地球/ 17

 疑点突破

、分析地外生命存在的条件/ 18

二、航天发射基地及返回基地的选择/ 18

三、月相的变化/ 18

 方法技巧归纳

、天体的判断方法:“三看”法/ 19

二、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 20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梳理

、太阳辐射/ 20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0

三、太阳活动与地球/ 20

 疑点突破

、按地球的能量来源对能源分类/ 21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1

 方法技巧归纳

影响太阳辐射因素的分析思路/ 22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梳理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23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24

三、地球演化历程的地理意义/ 24

 疑点突破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 25

 方法技巧归纳

、沉积岩的特点及化石的应用/ 25

二、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 26

第四节 地球的圈结构

 梳理

、地球的内部圈结构/ 26

二、地球的外部圈结构/ 27

 疑点突破

、地震波的应用/ 27

二、地球内部圈具体划分及其特点/ 27

三、地球的外部圈/ 27

 方法技巧归纳

根据波速判定地震波类的方法/ 28

第二章 地球的大气

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

 梳理

、大气的组成/ 29

二、大气的垂直分/ 29

 疑点突破

、大气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0

二、逆温现象/ 30

 方法技巧归纳

、大气成分变化及其影响的答题模板/ 31

二、气温分布的分析方法/ 32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梳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 33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4

三、大气热力环流/ 34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34

 疑点突破

、大气的受热过程/ 35

二、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35

三、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 36

 方法技巧归纳

、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 36

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37

第三章 地球的水

节 水循环

 梳理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 38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8

 疑点突破

、水循环的类及特点/ 38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38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9

 方法技巧归纳

、区分水循环类的方法/ 39

二、关键词法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0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梳理

、海水的温度/ 40

二、海水的盐度/ 41

三、海水的密度/ 41

 疑点突破

、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原因/ 42

二、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42

三、海水密度/ 42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影响海水温度因素的方法/ 43

二、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43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梳理

、海浪/ 44

二、潮汐/ 44

三、洋流/ 44

 疑点突破

、海浪、海啸、风暴潮的成因及影响/ 45

二、潮汐的成因及应用/ 45

 方法技巧归纳

、判断洋流寒暖性质的方法/ 45

二、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6

第四章 地貌

节 常见地貌类

 梳理

、喀斯特地貌/ 47

二、河流地貌/ 47

三、风沙地貌/ 47

四、海岸地貌/ 47

 疑点突破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及其条件/ 47

二、海岸地貌形态/ 48

 方法技巧归纳

、河流不同侵蚀类及其影响/ 48

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 49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梳理

、地貌观察的顺序/ 49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50

 疑点突破

地貌观察的内容及应用/ 50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地貌特征的描述方法/ 50

二、地貌景观图的判读/ 51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节 植被

 梳理

、植被与环境/ 52

二、森林/ 52

三、草原与荒漠/ 52

 疑点突破

植被的分布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52

 方法技巧归纳

植被类的判断依据/ 53

第二节 土壤

 梳理

、观察土壤/ 54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54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55

 疑点突破

、我国土壤的地域差异/ 56

二、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的对比/ 56

 方法技巧归纳

、土壤剖面图的判读/ 57

二、图解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57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节 气象灾害

 梳理

、洪涝灾害/ 58

二、干旱灾害/ 58

三、台风灾害/ 58

四、寒潮灾害/ 59

 疑点突破

、洪涝灾害成因及防御/ 59

二、旱灾成因及防御/ 59

三、我国的寒潮灾害/ 60

 方法技巧归纳

气象灾害研究的基本思路/ 60

第二节 地质灾害

 梳理

、地震/ 61

二、滑坡和泥石流/ 62

 疑点突破

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63

 方法技巧归纳

、区分滑坡和泥石流/ 63

二、地震灾情的分析思路/ 64

第三节 防灾减灾

 梳理

、防灾减灾手段/ 64

二、自救与互救/ 65

 疑点突破

主要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 65

 方法技巧归纳

、防灾减灾的手段/ 66

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 66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梳理

、遥感技术/ 67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67

三、地理信息系统/ 67

 疑点突破

、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况及应用/ 68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的作用/ 68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 68

四、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基本问题/ 69

 方法技巧归纳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 69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优势组合/ 69

必修第二册

章 人口

节 人口分布

 梳理

、世界人口的分布/ 71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1

 疑点突破

、不同类国家的人口问题/ 72

二、人口老龄化/ 72

 方法技巧归纳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73

二、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金塔图的判读/ 73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梳理

、什么是人口迁移/ 74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75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76

 疑点突破

、人口数量的变化/ 77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77

 方法技巧归纳

、如何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78

二、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推拉力理论/ 78

第三节 人口容量

 梳理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79

二、人口合理容量/ 79

 疑点突破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80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方法/ 80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梳理

、乡村的土地利用/ 81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81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82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83

 疑点突破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83

 方法技巧归纳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84

二、几组易混淆概念的区分与辨别/ 85

第二节 城镇化

 梳理

、城镇化的概念、内涵、标志和意义/ 86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86

三、城镇化过程出现的问题/ 87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的应用/ 87

 疑点突破

城镇化的标志及意义/ 88

 方法技巧归纳

、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 89

二、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选取的方法/ 89

第三节 地域化与城乡景观

 梳理

、地域/ 90

二、地域化与乡村景观/ 90

三、地域化与城镇景观/ 90

 疑点突破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化差异/ 91

二、我国典的地域/ 91

 方法技巧归纳

城镇景观差异与形成原因的分析/ 91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梳理

、农业生产的分类及特点/ 92

二、农业区位因素/ 92

 疑点突破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的区别/ 93

二、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94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 94

二、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96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梳理

、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97

二、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97

 疑点突破

、工业联系/ 98

二、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 98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 99

四、传统工业区/ 99

五、新工业区/ 100

 方法技巧归纳

、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102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03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梳理

、服务业/ 104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 104

三、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04

 疑点突破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04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成因/ 105

 方法技巧归纳

、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105

二、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06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梳理

、交通运输布局的般原则/ 107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07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07

 疑点突破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08

二、影响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 108

 方法技巧归纳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 109

二、交通运输发展分布图的判读技巧/ 110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梳理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10

二、影响聚落发展/ 111

 疑点突破

交通运输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11

 方法技巧归纳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12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角度/ 112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梳理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13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及分布特点/ 114

 疑点突破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14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联系和区别的方法/ 116

二、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16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梳理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行动/ 117

二、可持续发展/ 117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18

 疑点突破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18

二、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119

 方法技巧归纳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120

二、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20

第三节 国国家发展战略举

 梳理

、建设主体功能区/ 121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 122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22

四、维护海洋权益/ 122

 疑点突破

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 122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23

 方法技巧归纳

海洋权益的围分析/ 124

选择性必修1

章 地球的运动

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梳理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126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26

 疑点突破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127

 方法技巧归纳

、地球自转方向的判读/ 127

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判读/ 128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梳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28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29

 疑点突破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131

二、时间计算/ 132

三、正午太阳高度/ 133

 方法技巧归纳

、常见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134

二、日出、日落的方位及时间/ 134

三、地球公转轨道图特殊点的判断方法/ 135

四、昼夜长短的计算/ 136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梳理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37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37

 疑点突破

、主要内力作用与地貌/ 138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138

三、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 139

 方法技巧归纳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40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梳理

、地质构造与地貌/ 141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141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42

 疑点突破

、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 142

二、研究地质构造及其规律的意义/ 142

 方法技巧归纳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43

二、山区交通线选线的分析思路/ 144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梳理

、河谷的演变/ 145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145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45

 疑点突破

、河流地貌的发育/ 145

二、河流分布对聚落分布、形状和规模的影响/ 146

 方法技巧归纳

河流地貌示意图的判读/ 147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节 常见天气系统

 梳理

、锋与天气/ 148

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148

 疑点突破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区别/ 148

二、气旋与反气旋的区别/ 149

 方法技巧归纳

锋面气旋的判读/ 150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梳理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51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51

 疑点突破

、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 152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52

 方法技巧归纳

高、低气压活动心的判断方法/ 152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梳理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53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53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53

四、气候与自然景观/ 153

 疑点突破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 154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54

三、非地带性气候类的分布/ 155

 方法技巧归纳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155

二、气候类的判读/ 155

第四章 水的运动

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梳理

、陆地水体/ 157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57

 疑点突破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57

 方法技巧归纳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 159

第二节 洋流

 梳理

、世界表洋流的分布规律/ 160

二、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60

 疑点突破

、洋流的分布规律/ 160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61

 方法技巧归纳

洋流图的判读/ 161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梳理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63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63

 疑点突破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与调节/ 163

 方法技巧归纳

区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164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梳理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65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65

三、自然环境的统演化和要素组合/ 165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65

 疑点突破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65

 方法技巧归纳

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66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梳理

、地域差异/ 167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67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67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167

 疑点突破

、分析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 167

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综合分析的方法 / 168

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70

 方法技巧归纳

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地带/ 171

选择性必修2

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梳理

、不同类的区域/ 173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73

 疑点突破

、理解区域的内涵/ 174

二、理解区域的基本特征/ 174

 方法技巧归纳

运用区域的基本特征考查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 175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梳理

、区域整体性/ 176

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76

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76

 疑点突破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 177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五步法/ 178

二、区域特征分析的必备术语/ 179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梳理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80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80

 疑点突破

自然条件对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81

 方法技巧归纳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181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梳理

、生态脆弱区/ 182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82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183

 疑点突破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分析/ 183

二、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 183

三、湿地及其减少的原因和保护/ 184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 186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分析方法/ 186

二、我国部分区域的生态问题及整治措施/ 187

第三节 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发展

 梳理

、资源枯竭城市及其转/ 189

二、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189

三、焦作市的转之路/ 189

 疑点突破

、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问题和整治措施/ 189

二、能源基地的建设(以山西省为/ 190

 方法技巧归纳

、寻找资源枯竭城市出路问题的研究思路/ 190

二、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分析思路/ 191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梳理

、城市在区域的作用/ 193

二、纽约的发展/ 193

三、纽约的辐射功能/ 193

 疑点突破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海为/ 193

 方法技巧归纳

城市作用及等级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194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梳理

、地区产业结构/ 196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196

三、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96

 疑点突破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96

二、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的思路/ 197

 方法技巧归纳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197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思路/ 198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梳理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99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199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199

 疑点突破

、黄河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200

二、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200

 方法技巧归纳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思维流程/ 201

二、流域开发整体性分析方法/ 201

三、评价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方法/ 202

四、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202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梳理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203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04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4

 疑点突破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204

二、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 205

三、西电东送/ 206

四、北煤南运、西煤东运/ 206

 方法技巧归纳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答题思路/ 207

第三节 产业转移

 梳理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08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208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8

 疑点突破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 209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09

三、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10

 方法技巧归纳

、产业转出区与承接区的区位因素分析/ 210

二、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211

第四节 国际合作

 梳理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212

二、”与国际合作/ 212

 疑点突破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13

二、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共建”)/ 213

 方法技巧归纳

”产生的影响/ 214

选择性必修3

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梳理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 216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216

 疑点突破

、掌握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 217

二、分析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217

 方法技巧归纳

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类之间的关系/ 218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梳理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219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220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220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220

 疑点突破

分析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220

 方法技巧归纳

、能源资源的区分/ 221

二、判断自然资源质量优劣的方法/ 222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梳理

、环境问题的产生/ 222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 223

 疑点突破

分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23

 方法技巧归纳

如何分析某地区的环境问题/ 224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梳理

、资源安全问题/ 225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225

三、保障资源安全/ 226

 疑点突破

分析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及保障措施/ 226

 方法技巧归纳

多角度理解资源安全的含义/ 227

第二节 国的能源安全

 梳理

国能源供需状况/ 228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228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229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229

 疑点突破

、化石能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229

二、分析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29

 方法技巧归纳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 230

二、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230

第三节 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梳理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231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231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232

 疑点突破

分析土地退化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232

 方法技巧归纳

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233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梳理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233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234

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34

 疑点突破

、海岸的开发利用方式/ 235

二、我国重要盐场分布及其形成条件/ 235

 方法技巧归纳

从不同角度区分内海、领海和毗连区/ 235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梳理

、环境安全问题/ 236

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236

 疑点突破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36

 方法技巧归纳

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237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梳理

、突发环境事件/ 237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238

三、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238

 疑点突破

、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238

二、我国禁止固体废弃物(“洋垃圾”)进口的原因及意义/ 238

 方法技巧归纳

、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分析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向/ 239

二、图示法分析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以电子垃圾为/ 239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梳理

、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40

二、实施生态修复/ 240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240

 疑点突破

、常见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方法/ 241

二、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241

 方法技巧归纳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241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梳理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242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43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43

 疑点突破

全球变暖的影响/ 243

 方法技巧归纳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 244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节 走向生态

 梳理

、从工业明向生态明转变/ 245

二、生态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45

 疑点突破

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加强生态明建设/ 245

 方法技巧归纳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246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梳理

、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247

二、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248

三、推动公众参与/ 248

 疑点突破

、公众参与应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248

二、生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248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 249

第三节 国际合作

 梳理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250

二、国在行动/ 250

 疑点突破

在国际环保合作发达国家应承担多责任和义务的原因分析/ 250

 方法技巧归纳

从整体性原理分析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51

区域地理

章 世界地理概况

 梳理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253

二、世界的气候/ 259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260

 疑点突破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62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263

二、列表法对比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263

第二章 世界分区地理

 梳理

、东亚、东南亚、南亚、/ 264

二、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 265

三、欧洲西部/ 266

四、东欧和北亚/ 268

五、北美/ 268

六、拉丁美洲/ 269

七、大洋洲/ 270

八、两极地区/ 271

 疑点突破

世界热点地区地理条件分析的般思路/ 272

 方法技巧归纳

、南极洲比北冰洋地区寒冷的原因分析/ 273

二、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与北美对比/ 273

三、南、北两极地区/ 273

第三章 世界国家地理

 梳理

、世界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总结/ 274

二、世界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对比/ 276

三、世界部分国家的地理事物分布/ 278

 疑点突破

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279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某国自然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 280

二、国家区域差异的比较/ 280

第四章 国自然地理

 梳理

国的地理位置/ 281

二、国的地形/ 281

三、国的气候/ 284

四、国的河流与湖泊/ 286

五、国的自然资源/ 289

 疑点突破

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290

二、国主要气象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291

三、内流湖与外流湖的区别/ 291

 方法技巧归纳

、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的记忆与判断方法/ 291

二、利用经纬网记忆地形区/ 292

三、长江、黄河和珠江水系的简图记忆法/ 292

第五章  国人地理

 梳理

国的疆域和政区、人口和民族/ 293

二、国的农业/ 294

三、国的工业/ 297

四、国的交通运输业/ 299

五、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300

 疑点突破

、气候条件差异对我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300

二、我国主要农业类的分布及可持续发展/ 301

 方法技巧归纳

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记忆方法/ 301

第六章 国区域地理

 梳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02

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04

 疑点突破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05

二、长江经济带/ 305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306

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的方法/ 307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手册

 

基本信息

   编:薛金星

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本册主编:于学工

字  数:550千字

版  次:20214月第1版

印  次:20214月河北第1次印刷 

印  张:20

页  数:320

开  本:小16K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5204-2242-0

号:GS(2021)1178号

包  装:平装

   价:49.8

 

编辑推荐

为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与备考的需求,我们特意邀请了百余位中学地理教师深入研讨了高中地理的课程标准与现行教材,精心编写了这本《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手册》。编写时,老师们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成稿后,又请一线教师进行了审读和提升;出版前,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辑们又再次深度提升和严格把关,力求使本书内容更准确、科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内容简介

1.本书结构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阶段地理知识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按模块章节,将本书设计为地球与地图、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区域地理等七部分。

2.重点栏目解读

1)基础知识梳理

以新思维、新理念梳理基础知识,运用表格、流程图、结构图等多种方式,使知识讲解系统化、条理化、干货化、清单化,便查易看,易学易记易背。

2)重难疑点突破

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来排除思维障碍,做到热点加温、重点强攻、难点详析、疑点巧析,使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内化学习,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方法技巧归纳

系统总结高中地理知识中的规律、解题的方法技巧等,部分配以典型例题,通过详细解析、点拨、提示等栏目,授你正确的解题思路、简易的解题方法。通过科学深入的分析,化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全书梳理基础知识210多条,讲解重难疑点140多个,总结方法技巧120多个,其中:

160多个结构图,使所讲内容形象直观,充分体现前后的关联性;

380多个表格,使所讲内容语言更简练,主题更明确,对比更强烈;

30多条“提示”,及时指明知识讲解关键点和容易产生困惑的知识点;

60多条“注意”,及时提醒容易忽略的问题及易混易错点;

10多个“方法”,让你掌握规律、提高能力;

150多道经典例题,详细解析,充分体现所讲的规律、方法和技巧。

 

目录

地球与地图

 地球与地球仪

 梳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二、地球仪和经纬网/ 2

 疑点突破

经纬网的应用/ 4

 方法技巧归纳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读方法/ 6

二、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6

第二章 地图

 梳理

、地图三要素/ 8

二、等高线地形图/ 9

三、地形剖面图/ 10

 疑点突破

、地图方向的判读/ 10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 11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2

 方法技巧归纳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13

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4

必修第

章 宇宙的地球

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梳理

、地球在宇宙的位置/ 16

二、行星地球/ 17

 疑点突破

、分析地外生命存在的条件/ 18

二、航天发射基地及返回基地的选择/ 18

三、月相的变化/ 18

 方法技巧归纳

、天体的判断方法:“三看”法/ 19

二、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 20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梳理

、太阳辐射/ 20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0

三、太阳活动与地球/ 20

 疑点突破

、按地球的能量来源对能源分类/ 21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1

 方法技巧归纳

影响太阳辐射因素的分析思路/ 22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梳理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23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24

三、地球演化历程的地理意义/ 24

 疑点突破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 25

 方法技巧归纳

、沉积岩的特点及化石的应用/ 25

二、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 26

第四节 地球的圈结构

 梳理

、地球的内部圈结构/ 26

二、地球的外部圈结构/ 27

 疑点突破

、地震波的应用/ 27

二、地球内部圈具体划分及其特点/ 27

三、地球的外部圈/ 27

 方法技巧归纳

根据波速判定地震波类的方法/ 28

第二章 地球的大气

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

 梳理

、大气的组成/ 29

二、大气的垂直分/ 29

 疑点突破

、大气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0

二、逆温现象/ 30

 方法技巧归纳

、大气成分变化及其影响的答题模板/ 31

二、气温分布的分析方法/ 32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梳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 33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4

三、大气热力环流/ 34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34

 疑点突破

、大气的受热过程/ 35

二、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35

三、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 36

 方法技巧归纳

、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 36

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37

第三章 地球的水

节 水循环

 梳理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 38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8

 疑点突破

、水循环的类及特点/ 38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38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9

 方法技巧归纳

、区分水循环类的方法/ 39

二、关键词法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0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梳理

、海水的温度/ 40

二、海水的盐度/ 41

三、海水的密度/ 41

 疑点突破

、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原因/ 42

二、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42

三、海水密度/ 42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影响海水温度因素的方法/ 43

二、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43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梳理

、海浪/ 44

二、潮汐/ 44

三、洋流/ 44

 疑点突破

、海浪、海啸、风暴潮的成因及影响/ 45

二、潮汐的成因及应用/ 45

 方法技巧归纳

、判断洋流寒暖性质的方法/ 45

二、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6

第四章 地貌

节 常见地貌类

 梳理

、喀斯特地貌/ 47

二、河流地貌/ 47

三、风沙地貌/ 47

四、海岸地貌/ 47

 疑点突破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及其条件/ 47

二、海岸地貌形态/ 48

 方法技巧归纳

、河流不同侵蚀类及其影响/ 48

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 49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梳理

、地貌观察的顺序/ 49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50

 疑点突破

地貌观察的内容及应用/ 50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地貌特征的描述方法/ 50

二、地貌景观图的判读/ 51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节 植被

 梳理

、植被与环境/ 52

二、森林/ 52

三、草原与荒漠/ 52

 疑点突破

植被的分布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52

 方法技巧归纳

植被类的判断依据/ 53

第二节 土壤

 梳理

、观察土壤/ 54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54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55

 疑点突破

、我国土壤的地域差异/ 56

二、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的对比/ 56

 方法技巧归纳

、土壤剖面图的判读/ 57

二、图解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57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节 气象灾害

 梳理

、洪涝灾害/ 58

二、干旱灾害/ 58

三、台风灾害/ 58

四、寒潮灾害/ 59

 疑点突破

、洪涝灾害成因及防御/ 59

二、旱灾成因及防御/ 59

三、我国的寒潮灾害/ 60

 方法技巧归纳

气象灾害研究的基本思路/ 60

第二节 地质灾害

 梳理

、地震/ 61

二、滑坡和泥石流/ 62

 疑点突破

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63

 方法技巧归纳

、区分滑坡和泥石流/ 63

二、地震灾情的分析思路/ 64

第三节 防灾减灾

 梳理

、防灾减灾手段/ 64

二、自救与互救/ 65

 疑点突破

主要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 65

 方法技巧归纳

、防灾减灾的手段/ 66

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 66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梳理

、遥感技术/ 67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67

三、地理信息系统/ 67

 疑点突破

、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况及应用/ 68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的作用/ 68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 68

四、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基本问题/ 69

 方法技巧归纳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 69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优势组合/ 69

必修第二册

章 人口

节 人口分布

 梳理

、世界人口的分布/ 71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1

 疑点突破

、不同类国家的人口问题/ 72

二、人口老龄化/ 72

 方法技巧归纳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73

二、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金塔图的判读/ 73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梳理

、什么是人口迁移/ 74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75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76

 疑点突破

、人口数量的变化/ 77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77

 方法技巧归纳

、如何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78

二、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推拉力理论/ 78

第三节 人口容量

 梳理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79

二、人口合理容量/ 79

 疑点突破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80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方法/ 80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梳理

、乡村的土地利用/ 81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81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82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83

 疑点突破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83

 方法技巧归纳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84

二、几组易混淆概念的区分与辨别/ 85

第二节 城镇化

 梳理

、城镇化的概念、内涵、标志和意义/ 86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86

三、城镇化过程出现的问题/ 87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的应用/ 87

 疑点突破

城镇化的标志及意义/ 88

 方法技巧归纳

、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 89

二、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选取的方法/ 89

第三节 地域化与城乡景观

 梳理

、地域/ 90

二、地域化与乡村景观/ 90

三、地域化与城镇景观/ 90

 疑点突破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化差异/ 91

二、我国典的地域/ 91

 方法技巧归纳

城镇景观差异与形成原因的分析/ 91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梳理

、农业生产的分类及特点/ 92

二、农业区位因素/ 92

 疑点突破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的区别/ 93

二、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94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 94

二、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96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梳理

、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97

二、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97

 疑点突破

、工业联系/ 98

二、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 98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 99

四、传统工业区/ 99

五、新工业区/ 100

 方法技巧归纳

、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102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03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梳理

、服务业/ 104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 104

三、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04

 疑点突破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04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成因/ 105

 方法技巧归纳

、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105

二、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06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梳理

、交通运输布局的般原则/ 107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07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07

 疑点突破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08

二、影响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 108

 方法技巧归纳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 109

二、交通运输发展分布图的判读技巧/ 110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梳理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10

二、影响聚落发展/ 111

 疑点突破

交通运输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11

 方法技巧归纳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12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角度/ 112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梳理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13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及分布特点/ 114

 疑点突破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14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联系和区别的方法/ 116

二、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16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梳理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行动/ 117

二、可持续发展/ 117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18

 疑点突破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18

二、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119

 方法技巧归纳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120

二、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20

第三节 国国家发展战略举

 梳理

、建设主体功能区/ 121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 122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22

四、维护海洋权益/ 122

 疑点突破

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 122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23

 方法技巧归纳

海洋权益的围分析/ 124

选择性必修1

章 地球的运动

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梳理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126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26

 疑点突破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127

 方法技巧归纳

、地球自转方向的判读/ 127

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判读/ 128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梳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28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29

 疑点突破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131

二、时间计算/ 132

三、正午太阳高度/ 133

 方法技巧归纳

、常见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134

二、日出、日落的方位及时间/ 134

三、地球公转轨道图特殊点的判断方法/ 135

四、昼夜长短的计算/ 136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梳理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37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37

 疑点突破

、主要内力作用与地貌/ 138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138

三、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 139

 方法技巧归纳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40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梳理

、地质构造与地貌/ 141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141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42

 疑点突破

、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 142

二、研究地质构造及其规律的意义/ 142

 方法技巧归纳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43

二、山区交通线选线的分析思路/ 144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梳理

、河谷的演变/ 145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145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45

 疑点突破

、河流地貌的发育/ 145

二、河流分布对聚落分布、形状和规模的影响/ 146

 方法技巧归纳

河流地貌示意图的判读/ 147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节 常见天气系统

 梳理

、锋与天气/ 148

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148

 疑点突破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区别/ 148

二、气旋与反气旋的区别/ 149

 方法技巧归纳

锋面气旋的判读/ 150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梳理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51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51

 疑点突破

、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 152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52

 方法技巧归纳

高、低气压活动心的判断方法/ 152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梳理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53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53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53

四、气候与自然景观/ 153

 疑点突破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 154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54

三、非地带性气候类的分布/ 155

 方法技巧归纳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155

二、气候类的判读/ 155

第四章 水的运动

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梳理

、陆地水体/ 157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57

 疑点突破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57

 方法技巧归纳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 159

第二节 洋流

 梳理

、世界表洋流的分布规律/ 160

二、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60

 疑点突破

、洋流的分布规律/ 160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61

 方法技巧归纳

洋流图的判读/ 161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梳理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63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63

 疑点突破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与调节/ 163

 方法技巧归纳

区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164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梳理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65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65

三、自然环境的统演化和要素组合/ 165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65

 疑点突破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65

 方法技巧归纳

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66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梳理

、地域差异/ 167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67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67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167

 疑点突破

、分析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 167

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综合分析的方法 / 168

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70

 方法技巧归纳

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地带/ 171

选择性必修2

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梳理

、不同类的区域/ 173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73

 疑点突破

、理解区域的内涵/ 174

二、理解区域的基本特征/ 174

 方法技巧归纳

运用区域的基本特征考查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 175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梳理

、区域整体性/ 176

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76

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76

 疑点突破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 177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五步法/ 178

二、区域特征分析的必备术语/ 179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梳理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80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80

 疑点突破

自然条件对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81

 方法技巧归纳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181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梳理

、生态脆弱区/ 182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82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183

 疑点突破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分析/ 183

二、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 183

三、湿地及其减少的原因和保护/ 184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 186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分析方法/ 186

二、我国部分区域的生态问题及整治措施/ 187

第三节 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发展

 梳理

、资源枯竭城市及其转/ 189

二、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189

三、焦作市的转之路/ 189

 疑点突破

、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问题和整治措施/ 189

二、能源基地的建设(以山西省为/ 190

 方法技巧归纳

、寻找资源枯竭城市出路问题的研究思路/ 190

二、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分析思路/ 191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梳理

、城市在区域的作用/ 193

二、纽约的发展/ 193

三、纽约的辐射功能/ 193

 疑点突破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海为/ 193

 方法技巧归纳

城市作用及等级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194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梳理

、地区产业结构/ 196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196

三、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96

 疑点突破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96

二、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的思路/ 197

 方法技巧归纳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197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思路/ 198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梳理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99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199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199

 疑点突破

、黄河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200

二、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200

 方法技巧归纳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思维流程/ 201

二、流域开发整体性分析方法/ 201

三、评价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方法/ 202

四、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202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梳理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203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04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4

 疑点突破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204

二、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 205

三、西电东送/ 206

四、北煤南运、西煤东运/ 206

 方法技巧归纳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答题思路/ 207

第三节 产业转移

 梳理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08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208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8

 疑点突破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 209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09

三、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10

 方法技巧归纳

、产业转出区与承接区的区位因素分析/ 210

二、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211

第四节 国际合作

 梳理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212

二、”与国际合作/ 212

 疑点突破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13

二、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共建”)/ 213

 方法技巧归纳

”产生的影响/ 214

选择性必修3

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梳理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 216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216

 疑点突破

、掌握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 217

二、分析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217

 方法技巧归纳

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类之间的关系/ 218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梳理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219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220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220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220

 疑点突破

分析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220

 方法技巧归纳

、能源资源的区分/ 221

二、判断自然资源质量优劣的方法/ 222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梳理

、环境问题的产生/ 222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 223

 疑点突破

分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23

 方法技巧归纳

如何分析某地区的环境问题/ 224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梳理

、资源安全问题/ 225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225

三、保障资源安全/ 226

 疑点突破

分析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及保障措施/ 226

 方法技巧归纳

多角度理解资源安全的含义/ 227

第二节 国的能源安全

 梳理

国能源供需状况/ 228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228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229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229

 疑点突破

、化石能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229

二、分析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29

 方法技巧归纳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 230

二、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230

第三节 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梳理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231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231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232

 疑点突破

分析土地退化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232

 方法技巧归纳

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233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梳理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233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234

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34

 疑点突破

、海岸的开发利用方式/ 235

二、我国重要盐场分布及其形成条件/ 235

 方法技巧归纳

从不同角度区分内海、领海和毗连区/ 235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梳理

、环境安全问题/ 236

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236

 疑点突破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36

 方法技巧归纳

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237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梳理

、突发环境事件/ 237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238

三、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238

 疑点突破

、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238

二、我国禁止固体废弃物(“洋垃圾”)进口的原因及意义/ 238

 方法技巧归纳

、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分析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向/ 239

二、图示法分析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以电子垃圾为/ 239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梳理

、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40

二、实施生态修复/ 240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240

 疑点突破

、常见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方法/ 241

二、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241

 方法技巧归纳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241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梳理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242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43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43

 疑点突破

全球变暖的影响/ 243

 方法技巧归纳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 244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节 走向生态

 梳理

、从工业明向生态明转变/ 245

二、生态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45

 疑点突破

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加强生态明建设/ 245

 方法技巧归纳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246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梳理

、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247

二、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248

三、推动公众参与/ 248

 疑点突破

、公众参与应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248

二、生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248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 249

第三节 国际合作

 梳理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250

二、国在行动/ 250

 疑点突破

在国际环保合作发达国家应承担多责任和义务的原因分析/ 250

 方法技巧归纳

从整体性原理分析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51

区域地理

章 世界地理概况

 梳理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253

二、世界的气候/ 259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260

 疑点突破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62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263

二、列表法对比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263

第二章 世界分区地理

 梳理

、东亚、东南亚、南亚、/ 264

二、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 265

三、欧洲西部/ 266

四、东欧和北亚/ 268

五、北美/ 268

六、拉丁美洲/ 269

七、大洋洲/ 270

八、两极地区/ 271

 疑点突破

世界热点地区地理条件分析的般思路/ 272

 方法技巧归纳

、南极洲比北冰洋地区寒冷的原因分析/ 273

二、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与北美对比/ 273

三、南、北两极地区/ 273

第三章 世界国家地理

 梳理

、世界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总结/ 274

二、世界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对比/ 276

三、世界部分国家的地理事物分布/ 278

 疑点突破

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279

 方法技巧归纳

、分析某国自然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 280

二、国家区域差异的比较/ 280

第四章 国自然地理

 梳理

国的地理位置/ 281

二、国的地形/ 281

三、国的气候/ 284

四、国的河流与湖泊/ 286

五、国的自然资源/ 289

 疑点突破

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290

二、国主要气象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291

三、内流湖与外流湖的区别/ 291

 方法技巧归纳

、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的记忆与判断方法/ 291

二、利用经纬网记忆地形区/ 292

三、长江、黄河和珠江水系的简图记忆法/ 292

第五章  国人地理

 梳理

国的疆域和政区、人口和民族/ 293

二、国的农业/ 294

三、国的工业/ 297

四、国的交通运输业/ 299

五、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300

 疑点突破

、气候条件差异对我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300

二、我国主要农业类的分布及可持续发展/ 301

 方法技巧归纳

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记忆方法/ 301

第六章 国区域地理

 梳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02

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04

 疑点突破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05

二、长江经济带/ 305

 方法技巧归纳

、区域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306

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的方法/ 307

最近浏览过的

清空
010-61767818
服务时间:9:00 - 21:00